遂宁市委党校紧紧围绕市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新形势、新阶段和新要求,结合青年教师特点和成长规律,建立全链条式青年教师培养机制,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、信念坚、业务精、作风正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,以人才队伍建设助推党校工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。
把握成长规律,阶段化培养。一是培养对象周期化。将进校未满5年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作为培养重点,以3年为一个培养周期,按照适应期、成长期、提升期三个阶段进行阶梯式培养。二是培养方式对应化。统筹考虑所学专业、研究方向、同科室工作等综合因素,推行师徒结对帮带培养方式,明确培养职责,“一对一”“一对多”帮带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进步。三是培养目标阶梯化。明确3年阶梯式培养目标,培养对象第一年在市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理论文章2篇,能参与完成调研课题、撰写决策咨询报告,能开发课程;第二年开发的课程能通过试讲,至少在市级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理论文章2篇,至少立项市厅级课题1项,能撰写决策咨询报告;第三年能上讲台讲课,争取课程课题获奖、咨政报告获批、理论文章入选或发表高层次刊物,尝试开发精品课程。
立足干训需求,系统化培养。一是开展党性教育。依托“共品经典”集体读书会、“三会一课”等载体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、《习近平著作选读》等,引导青年教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到工作全过程。二是邀请专家指导。采取“请进来和走出去”相结合的方式,邀请省委党校等知名教授专家到校开展指导,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全市党校系统师资提能专题班,帮助青年教师深入学习党校课程设计及讲授技巧、案例教学方法,提升调查研究、撰写调研报告和高质量理论文章等能力。三是组织教研交流。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市县级党校“青椒讲堂”、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大赛和主题丰富多样的教学沙龙,通过内部试讲、教学观摩等形式,帮助启发思路、打磨课程、提升效果。四是常态带班学习。坚持新老搭配原则,每年统筹安排青年教师担任主体班班主任,建立青年教师到班听课制度,推动青年教师全面掌握带班管理的流程和方法。五是搭建科研平台。建立重要活动、重点时间、重大事件等关键节点组织青年教师撰写政策解读、理论阐释文章机制,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各类课题研究至少1项,开展学术研讨、主题征文评选活动至少1次。六是抓好实践锻炼。根据青年教师申报的科研课题、研究方向,暑假分批次到市直部门、基层一线等开展跟班学习、蹲点调研,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。七是统筹借智发力。鼓励青年教师与学员合作,加强重大现实问题调查研究、系统分析,形成咨政报告,积极为党委政府调研问计、建言献策。
突出工作实效,激励化培养。一是强化结果运用。每年根据培养情况推荐评选优秀青年教师、优秀导师,在教师节上予以表扬。未实现当年培养目标任务的培养对象,当年年度考核不评优秀。对培养周期内未完成目标任务者,纳入下一个周期培养对象。二是加强组织领导。成立以常务副校(院)长为组长,其余班子成员为副组长、科室(中心)负责人为成员的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,负责安排部署相关工作,开展工作考核等。三是强化经费保障。将青年教师培养所需经费纳入学校财政预算,建立健全经费管理责任制。
(供稿:遂宁市委党校)